教育教学

思政教研室

首页 >> 教育教学 >> 思政教研室 >> 正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发布日期:2018-12-12    点击: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代码:09021401

学分:4

学时:64

课程类型:公共文化课

授课对象:各专业的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后修课程:

课程组成员签名:李林军、张义莎、胡旭华 、徐治彬、、王华、兰荫槐、张为娜

2017 年 4 月 10日

专业教研室意见

1.课程改革方案齐全,课程标准设计符合要求,整体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强,学生学业成绩

考核方案可行。

2.课程改革方案已实施,且及时更新,质量评为优秀。

3.课程组成员符合要求,均为专业教学人员,安排合理。

教研室主任(签字): 李林军

2017 年4 月 12  日

系部意见:

同意教研室的评价意见,评为优秀。

系部主任(签字):王 华

2017年4月27日

学院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评委会意见

学院评委(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提高鉴别政治是非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能科学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2)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3)能以伟人为榜样,积极追求政治上的进步,努力做一个听党话、跟党走的好青年。

(4)能用正确的是非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判断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5)能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并注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加强道德修养。

(6)能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划自己的人生,并努力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目标。

  • 能准确地表述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3.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3)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4)掌握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发展战略以及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5)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举措。

(6)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内容和路径。

(7)掌握“一国两制”的内容和意义以及新形势下对台工作方针。

(8)掌握我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4.素质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使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和行的统一,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动力和行为动机,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4)使学生在认识社会中逐步认识自我,在了解国情、民情时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不断增强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

序号

模块名称

项目

学时

1

模块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项目一  印象中国——寻找伟人的足迹

8

2

模块二  毛泽东思想三个特殊内容

项目二  长征学子眼中的“长征精神”主题演讲

4

项目三  情景剧表演——政府与民族资本家开展座谈会

4

项目四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功过之我见

4

3

模块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问题

项目五  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12

4

模块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项目六  拟定一份个人收入增加计划

6

项目七  模拟提案——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4

项目八  制定创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方案

6

项目九  浙江传统文化大家谈——我家乡的特色文化

4

5

模块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与保证

项目十  港台诗歌朗诵会

4

项目十一  国际时事报告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4

项目十二  党史知识竞赛——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

4

合计

5个

12个

64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1)总体项目构思

     总体设计12个项目,包括印象中国——寻找伟人的足迹、长征学子眼中的长征精神主题展览、情景剧表演:政府与民族资本家开展座谈会、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功过之我见、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拟定一份个人收入增加计划、模拟提案——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港台诗歌朗诵比赛、国际时事报告会、中共党史知识竞赛等。

(2)具体项目构思

编号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相关支撑知识

      训练方式

   结果

1

印象中国——寻找伟人的足迹

能辩证地评价伟人,并能以伟人为榜样,胸怀世界,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1.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1.阅读一些伟人自传的书籍,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怎样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评价伟人 ;

2.观看《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等有关视频,正确评价伟人毛泽东。

做一次伟人魅力的主题演讲

2

长征学子眼中的“长征精神”

1.能对中国革命史上的‘左’倾错误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对比分析;

2.能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

1.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背景,牢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参观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勿忘国耻碑”。

2.结合我国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了解长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发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

小组制作《长征学子眼中的“长征精神”》PPT

3

情景剧表演——政府与民族资本家开展座谈会

1.能通过政府和资本家谈判的角色扮演活动,体会政府代表和资本家代表双方的态度和策略;

2.能辩证地思考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认同党和国家的政策。

1.掌握建国初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撰写剧本、角色扮演,教师做过程指导。

课堂情景剧表演

4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功过之我见

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出现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做出自己的评价。

1.掌握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

2.辩证地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曲折历程。

1.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之《艰辛探索》、《风雨之路》;

2.利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深刻理解与感受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期的中国社会历史变迁。

每组制作一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功过之我见PPT,并在课堂上展示

5

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如何看待我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1.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能够结合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3.能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感受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1.学生分组完成调查任务:第一组:收集资料:高收入者是哪些人?他们通过什么方式获得高收入?

第二组:收集资料:低收入者是哪些人?为什么收入低?

第三组:社会调查:随机调查若干人,除了工资收入外,是否还有其他收入方式?

第四组:收集资料:我国目前有哪些社会保障措施?存在什么问题?

第五组:收集资料:外国是怎样照顾低收入者的?对中国有什么借鉴?

2.课堂展示

形成一份关于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PPT

6

设计一份个人收入增加计划书

1.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命感、责任感,提高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

2.能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和旧的常规戒律,勇于创新,大胆创业。

1、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掌握社会主义基本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参观杭州科技园,观看吴立杰、卢成堆的创业视频,分析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制定一份“十年后的个人增加收入计划书”。

7

模拟提案: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1.能运用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中国当前的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

2.自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道德观;

3.能发挥主人翁意识,自觉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

2.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3.理解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的原则;

小组讨论:中国是否能实行三权分立?

小组讨论:我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

观看资料片:《西藏今昔》

课堂分组讨论

每组拟一份提案。

8

制定创建和谐校园系列活动方案

1.能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提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措施和方法;

2.能分析和谐校园建设的整体状况,指出校园不和谐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具有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努力促进自身的和谐、同学之间的和谐以及校园的和谐。

掌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

调查、统计、分析,寻找校园不和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相应对策 ,以“和谐中国,和谐校园”为题开展演讲。

策划一次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 。

9

浙江文化大家谈——我家乡的特色文化

1.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和阐述文化现象;

2.能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进行自我教育;

3.能主动发扬浙江优秀文化,争做最美浙江人。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

2.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3.掌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举措;

1.小组调查交流:浙江文化大家谈——我家乡的特色文化?

2.小组讨论: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电影、动漫?共同探讨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观看资料片:《西藏今昔》

制作浙江文化大家谈——我家乡的特色文化PPT,课堂上分组展示。

10

港台诗歌朗诵比赛

能培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言行。

掌握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一国两制”,明确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的方针。

1.学生查找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诗歌,准备在课堂上朗诵;

2.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纪录片;

3.举办一次台湾问题专题讲座,分析台湾的历史、现状,展望未来,充分认识台独的危害。

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港台诗歌朗诵比赛

11

国际时事报告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能分析世界纷繁复杂的格局,自觉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维护祖国的尊严 。

掌握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提前布置,让两组学生(各3人左右)准备,教师正式讲课前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举行国际时事报告会。一组学生回顾前一周的重大国际新闻,另一组学生对其中某一较有影响的事件开展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最后作总结。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谈谈现在的国际局势和我国的应变之策 。

课堂分组讨论

每组拟一份提案。

12

党史知识竞赛: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

能科学分析党的历史和现状,热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并努力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通过竞赛开展互动教学,加深同学对党的性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对现实状况的科学分析。

课堂党史知识竞赛活动

3.进度表设计

序号

学时

能力训练项目编号

单元标题

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作业形式

1

2

1

导论

1.能认同《概论》课程的重要性;

2.能够明确学习要求,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学习氛围;

3.能对如何上好《概论》课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4.能够理解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掌握《概论》课的课程性质、课程主线、主题等;

2.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1.教师说明本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

2.说明本课程的授课思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要求全班学生成立项目化学习小组;

3.学生以6—8人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选择自己的能力训练项目;

4.以问题“你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导入,讲解马克思主义如何产生、如何传入中国?

完成问卷调查:你对上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什么建议。

1

2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 展

1.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途径

2.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1.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科学内涵。

2.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

1.观看视频《开天辟地》

2.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认识?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和实践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统一认识。

4.讲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科学内涵、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印象中国——寻找伟人的足迹之毛泽东

分组搜集毛泽东伟人的相关材料,下次课小组派代表分享:我心目中的伟人——毛泽东。

2

2

1

毛泽东思想

1.能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2.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毛泽东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2.把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我心目中的伟人毛泽东;

2.教师总结:要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3.讲解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活的灵魂;

4.观看视频《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挂下去》,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毛泽东的功劳远远大于过失。

印象中国——寻找伟人的足迹之邓小平

分组搜集邓小平的相关材料,下次课小组派代表分享:我心目中的伟人——邓小平。

3

2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1.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我心目中的伟人邓小平。

2.教师总结: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之作。

3.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活的灵魂。

4.观看视频《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挂下去》,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毛泽东的功劳远远大于过失。

分组调查,分析身边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4

2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能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走好人生道路

1.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2.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导入视频:《国宝档案:实事求是碑》。提问: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如何形成的?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

3.观看视频《拨开迷雾》,讨论分析背离实事求是的危害。

小组展示,大学生不实事求是的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总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

4.教师总结:实事求是不仅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 精髓。

各学习小组搜集红军长征相关资料;

制作《长征学子眼中的“长征精神”》主题PPT。

5

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依据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和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掌握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案例:兽首拍卖事件。

3.分组讨论:兽首拍卖事件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主要依据。

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6.观看视频《复兴之路》,教师做课堂小结。

1.阅读金一南《苦难辉煌》,课上交流

2.参观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 、“勿忘国耻”碑等,写1篇参观体会,课堂上进行交流。

6

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道路和基本经验

1.能分析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依据。

2.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1.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2.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3.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小组展示:长征学子眼中的长征精神。

3.教师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意义等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6.学生分享《苦难辉煌》读书心得,教师做课堂小结。

观看电影《建国大业》,写一篇心得体会。

7

2

3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能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制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理论依据 。

1.掌握新民主主义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油画《开国大典》,提问学生中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

3.教师总结:很多同学误以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了,当时的社会性质是过渡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6.教师做课堂小结。

1.分组收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相关资料。

2.观看电视剧《老农民》

3.情景剧表演:政府与民族资本家开展座谈会

8

2

3

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能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

2.能辩证分析社会主义改造中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内容 、道路和基本经验。

2.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电视剧《老农民》片段,提问学生中国如何将农民的个体经济变成集体经济的?

3.教师总结: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4.学生表演:政府与民族资本家开展座谈会。

5.教师总结: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起来。

6.教师做课堂小结。

原著选读:

1.《论十大关系》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9

2

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能分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历史背景。

2.能用正确方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1.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理论成果。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视频《苏联模式》片段,提问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以苏为鉴”?

3.教师总结:《论十大关系》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4.观看视频:《风雨之路》,提问:苏共二十大及波匈事件对我国影响?

5.教师总结:我国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及探索时期的其他理论成果。

6.教师做课堂小结。

1.分组查找资料:1956年——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重大成果。

2.分组搜集资料: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下次课汇报交流。

10

2

4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能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重要意义和经验教训。

2.能深刻认识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从而逐步培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能力。

掌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分组汇报:1956年——1976年探索时期重大成果展。

3.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意义。

4.分组汇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5.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的经验教训。

6.教师做课堂小结。

分组调查:浙江省各个市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11

2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

1.能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能分析浙江省各个市区之间存在着发展差距。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2.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案例导入:镜头一:跑马乡的;镜头二:新中国的起点;镜头三: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3.分组讨论分析:我国是不是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4.教师总结: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6.教师做课堂小结。

列举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们在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至少两例)?上述困难说明了什么?该如何解决?

12

2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能分析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国情、基本纲领的依据。

2.能明确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案例导入:票证经济;讨论交流:票证经济留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列举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们在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有哪些(至少两例)?上述困难说明了什么?该如何解决?

5.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教师做课堂小结。

汇报交流:我省贫富差距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3

2

5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1.能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2.能分析发展生产力的现实条件。

3.能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1.掌握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2.掌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听老师讲人们对西红柿的复杂认识的故事,让学生明确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性。

3.教师讲解,学生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过程及主要内容。

4.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浙江的贫富差距?

5.教师讲解,学生把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学发展。

6.小组学习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并思考高职院校学生如何结合自身专业贯彻和落实两大战略,小组代表发言。

根据自己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方案

14

2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能分析“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依据;

2.积极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1.掌握“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小康社会的内涵;

2.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 。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视频《“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3.教师讲解,学生把握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4.学生发言: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

5.教师讲解,学生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教师讲解,学生把握中国梦。小组讨论高职生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小组代表发言。

1.可口可乐与中国。

2.社会调查:改革开放与我家乡的变化。

15

2

6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能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1.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性质、进程、意义以及理论依据。

2.掌握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小组汇报:可口可乐与中国。

3.教师总结:可口可乐是随着改革开放再次进入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结合自己家乡改革前后的变化,谈谈体会,思考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小组成员自由发言。

5.观看视频《深圳的对外开放》,对比深圳开放前后的改变,小组讨论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6.教师讲解,学生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观看纪录片《突围》感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16

2

6

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1.能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对专业的影响。

2.能正确看待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

1.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2.掌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举措。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回看改革开放。观看视频《激荡三十年》,提问: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3.教师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总目标、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4.观看视频《“一带一路”宣传片》,学生谈谈体会与收获,小组成员自由发言。

5.教师引导出“一带一路”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讲解扩大对外开放。

6.教师做单元小结。

1.阅读小说《温州一家人》,了解浙江人如何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发展民营经济。下次课小组分享交流读书心得。

2.各小组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视频,展示浙江省在市场经济中模范生的表现。

17

2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

能分析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依据,增强市场意识。

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职责;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观看视频《十八大报告解读“五位一体”》,提问:什么是“五位一体”?

3.教师总结:“五位一体”总布局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4.教师讲解,学生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5.小组展示浙江省在市场经济中模范生的表现,进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6.教师做单元小结。

学生分组完成调查任务:你知道我国的收入倍增计划吗?

学生分组调查:我国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18

2

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

能分析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依据。

能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

掌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和举措。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小组交流:《温州一家人》读后感。

3.教师总结:《温州一家人》生动地演绎了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过程。

4.小组展示:调查结果:你知道我国的收入倍增计划吗?我国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5.教师讲解,学生把握我国的分配制度、经济新常态。

6.教师做单元小结。

发言交流:我的个人收入增加计划

19

2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能分析我国的根本、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能发挥主人翁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掌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内涵以及我国的根本、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

掌握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美国总统大选、日本首相换届选举。提问:我国的领导人的选举与美国、日本有何不同?

3.由教师分配任务,通过小组自我学习,由各个小组代表分别向全班同学阐述相应的基本政治制度(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小组成员接受老师的提问考验

4.观看视频《高中生公安局猝死之谜》,谈谈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5.小组讨论: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法制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每个小组成员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6.通过演讲谈学校和班级荣誉感,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如何为学校和班级服务

模拟提案: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我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

组织旁听一次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增强自身法制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20

2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

能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掌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

掌握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导入:以不同国家影视作品(美国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家庭伦理剧)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3.通过“太平盛世下我国大众文化危机”几个视角的展示,小组讨论我国大众文化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谈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小组代表发言

4.讨论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提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作出相关规划方案

5.课堂活动:看图猜动漫

6.教师总结:精彩的日本动漫、美国的“三片”背后,是强大的文化产业,我国该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⑦教师讲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生发言:浙江优秀文化该如何弘扬与发展。

收集“我眼中的最美浙江现象”视频,做“最美浙江人”。

21

2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能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能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班级而努力。

1.掌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2.掌握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举措。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观看《中国古代孔子的思想》视频,分组讨论中西方历史上有哪些社会和谐的思想

3.欣赏《和谐社会,心灵乐章》,分组讨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教师和学生分析总结,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

4.小组自由讨论:面对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收入差距等民生问题,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小组代表发言

5.调查杭州市六大民生问题的现状,谈谈个人的感受

1.策划一次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 。

2.调查我院学生环保意识现状。制作PPT,下次课展示。

22

2

9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能分析提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背景

2.能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内容

3.能正确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内容

2.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把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1.导入案例:女老板宣爱凤为保护水质关闭利润百万榨菜厂。

2.分析案例,并分组讨论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总结:我国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内容。

4.观看视频:《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的内容及其前景展望。

5.分组讨论:我院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现状怎样。

6.学生PPT制作成果展示:我院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7.讨论分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

8.教师总结: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主题演讲: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的消费观为题开展演讲。

23

2

10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能分析台独危害,培养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的意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祖国的言行 。

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意义。

1.课堂抢答复习上次课内容。

2.港台诗歌朗诵比赛,教师总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3.教师讲解,学生把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教师做课堂小结。

搜集资料: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

24

2

1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能分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依据和新形势下对台工作方针的正确性,做两岸关系发展的促进者。

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明确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方针。

1.观看视频《乡愁》,讨论分析台湾问题的形成及其实质;

2.小组讨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把握内容及其意义;

3.观看视频《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小组代表发言: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4.各小组成员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台湾历史、现状、展望未来,充分认识台独的危害,并撰写一份专题汇报。

发言交流:谈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

25

2

11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能分析世界纷繁复杂的格局,分析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

掌握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了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

1.导入视频《叙利亚的小女孩》,学生谈感受;

2.教师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际时事报告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26

2

11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能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意义;

2.能自觉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维护祖国的尊严。

1.掌握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的内涵、根据和意义;

2.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导入:网络段子《世界是个班》,分组讨论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形象,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教师总结: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根据和意义、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3.小组讨论: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谈谈现在的国际局势和我国的应变之策,每组形成一份相关汇报材料。

发言交流:中国为什么和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27

2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1)

1.能分析党的群众路线提出的依据,增强服务意识。

2.能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团结同学,用沟通理论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

1.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

2.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1.导入:国旗上的五颗星星分别代表什么?

2.教师总结:创业容易守业难。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3.教师讲解,学生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

社会调查:“我眼中的新社会阶层”;“新生代农民工” 的现状等。

28

2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2)

1.能辨别宗教与邪教,自觉抵制邪教;

2.能增强国防意识,维护祖国尊严。

1.掌握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2.掌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举措。

1.导入:一个特别的日子:1945年4月30日,周恩来在七大上做报告《论统战工作》,提问: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统一战线是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现在我们要继续坚持爱国统一战线。

3.教师讲解,学生把握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教师做课堂小结。

交流发言:如何抵制邪教对大学生的影响?

29

2

12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能分析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

1.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

2.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3.理解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改善党的领导的主要途径。

1.导入:观看视频《95年红色气质》,学生讨论发言;

教2.教师总结:95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时期将继续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教3.教师讲解,学生把握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444.教师做课堂小结。

策划组织一次党史知识竞赛: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

30

2

12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全面从严治党

能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党情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意义和途径,做一个学习型的好学生。

掌握党的建设的主线和目标,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内容和举措,理解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内涵

1.导入:观看视频《苏联解体启示录》,学生讨论发言。

2.教师总结:历史并不遥远。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3.课堂活动:党史知识竞赛。

4.教师做课堂小结。

完成问卷调查:学了一个学期《概论》课,有什么收获?对老师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建议?

 

 

  • 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第一步:基本情况介绍(“说课”内容介绍)

1.介绍自己,联系方式等。

2.介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说明本课程的重要性。对学习《概论》课的目的、教材逻辑结果、学习要求、课程考核进行讲解或介绍。这部分大约45分钟。这部分要讲清楚一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点讲解为什么要学习《概论》这门课,并通过观看北京科技大学黎某抢劫银行的案例视频,使同学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的重要性.  (20分钟)

二是要介绍《概论》这本教材的逻辑结构,使同学对整个教材有一个总体的把握。(10分钟)

三是向同学提出学习要求,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纪律、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交流。(10分钟)

四是介绍这门课程如何考核。(5分钟)

第二步,对《概论》第一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的内容进行讲解。(45分钟)

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讲清提出的过程和历史必然性(18分钟)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讲清其思想实质、基本途径和预期目标(12分钟)

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2分钟)

第三步:总结,最后布置作业:(3分钟)

联系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谈谈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重要性。(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四、教学组织形式

(一)分组教学

以十个人为一组,全班分为十二个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协调员(2名),发言员(2名),记录员(1名),资料员(3名),外联员(2名),成员之间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合作,每个职位2周换一次。

(二)专家讲坛

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

五、考核方案设计

(一)考核方式及形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试,笔试。

(二)总评成绩的组成及评定标准

过程性考核占50%,终结性考核占50%,总分100分。终结性考核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成绩100分,占总成绩的50%。

(三)具体考核标准

1.过程性考核(占50%)

序号

考核项目

评价标准

所占比例

1

平时考勤(15分)

旷课一次扣3分,两次迟到或早退算一次旷课,如一学期旷课达总学时的1/3,不予考试。

15%

2

书面作业(5分)

作业每章都评分,平均下来,优秀5分,良好4分,中等3分,不合格0分。

5%

3

课堂表现(20分)

积极回答问题,每次加1分,加满8分为止;演讲2个专题,每个专题6分,共12分(1、主题正确,每次2分;演讲流畅,每次2分;小组互评,每次2分。2、主题正确,但中心思想不突出,演讲较流畅,总分4分。3、主题正确,但中心思想分散,演讲不流畅,总分2分。 )

20%

4

小组作业(10分)

两次专题都评分,每次5分(1、每个专题材料收集完整2分,ppt制作精美2分,ppt讲解流利1分。2、材料收集较完整,ppt制作较完善,演讲较流利,总分3分。3、材料收集不完整,ppt制作不完善,演讲不流利,总分1分。)

10%

合计

100%

2.终结性考核(占50 %)

序号

考核项目

所占比例

1

单项选择题

20%

2

多项选择题

15%

3

判断题

10%

4

简答题

21%

5

论述题

24%

6

综合题

10%

六、教材、参考资料

(一)教材: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修订版

(二)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学习出版社2003年版。

7.《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编,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

8.《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习近平论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七、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比,既有共同的地方,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概论》的教学可吸收借鉴项目化教学的方法,但绝不能简单套用专业课项目化教学的模式。

课程组组长(签字):李林军

课程组成员名单:张义莎、胡旭华、徐治彬、王华、兰荫槐、张为娜

教研室主任(签字):李林军

系主任(签字):   王 华

于 2017年 2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