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高数教研室

首页 >> 教育教学 >> 高数教研室 >> 正文

微积分的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10-09-18    点击:

《〈原理》与微积分

《原理》中并没有明显的分析形式的微积分,整部著作是以综合几何的语言写成的。但牛顿在第一卷第1章开头部分通过一组引理(共11条)建立了“首末比法”,这正是他后来在《曲线求积术》中作为流数运算基础而重新提出的方法,不过在《原理》中,首末比方法本身也强烈地诉诸几何直观。

第一卷引理1:“量以及量之比,若在一有限时间内连续趋于相等,并在该时间结束前相互接近且其差可小于任意给定量,则它们最终也变为相等”,可以看作是初步的极限定义。在随后的引理中牛顿便借极限过程来定义曲边形的面积:如图6.6,在曲线acE与直线Aa,AE所围成的图形AacE中内接任意个数的矩形Ab,Bc,Cd,…,同时作矫形akbl,bLcm,cMdn,…。牛顿首先设所有的底AB,BC,CD,DE,…皆相等,证明了“当这些矩形的宽无限缩小而它们的个数无限增加时,……内接形AkbLcMdD,外接形AalbmcndoE与曲线abcdE相互的最终比是等量比”。然后指出当矩形之宽互不相等(如图设最大宽度为AF)但都无限缩小时,上述最终比仍是等量比。牛顿还证明书了:给定曲线弧 以及相应的弦和切线段,当点A与B“相接近而最终相合时”,“弦、弧及切线间相互的最终比为等量比”,等等。

M    d         o
A    B F  C    D       E
aK
L    c       n
l  f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